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破”与“立”从来都是历史向前、事物演进的推动力。
新年伊始,淘宝按照惯例对其首页进行了改版,下面罗列出较亮眼的几个“破”与“立”: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破”与“立”从来都是历史向前、事物演进的推动力。
新年伊始,淘宝按照惯例对其首页进行了改版,下面罗列出较亮眼的几个“破”与“立”:
下半学期的毕业设计选了张老师的课题,老师说他不喜欢说没用的话。。把自己的理解记录于此,供参考同时欢迎指正。
10110112-
今天下午被通知到网络教研室见面,下面将讨论的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张老师:我带的学生比较自主,你们要在春节后打好框架,写出E-R图,节前后和老师讨论一次。之后3月份出草稿,4月底出论文。具体时间可以灵活掌握,但是答辩前两周要全部用来做论文最后的修改。
上述条件不能满足的可以改选其他老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先baidu,找到相应解决方法,看不懂的带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问题(列在 毕业实习日记本 中)、电话约定时间后找老师一起讨论。电话最好是下午2点之后打。
个人觉得其实专注与沉迷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状态,而更多的是描述同一状态的两种称法,专注带有褒义,而沉迷则多少带有贬义。两者的界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确。
比如我认为自己面对计算机时表现的是专注,而在老妈眼里也许就叫做沉迷;我认为专注是“程序猿”的必备素质之一,而老妈觉得过度沉迷网络可能使孩子前途毁于一旦。从而二者对待同一事物的观点产生冲突,但这又怎样呢?话说回来,像“专注还是沉迷”这样在称呼上的差异 和“我是网络专业学生而老妈是在家待业传统主妇”身份上的差异是一样的。
如果非要说专注与沉迷间除了词性之外还有什么区别的话,个人观点倾向于:二者是领悟实质、探求本真路上的两个阶段。还记得前面的知识-成果模型吗?那儿我们按认识-掌握-运用将成果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同样的,如果将专注-沉迷-醒悟作为不同阶段的划分,这解释了古语中的“深入浅出”和英文中的“DIVE INTO”了,无论是对哪方面事物的认知,都少不了深入其中的阶段——入。
开源软件就是开放代码,在遵守GPL等开放代码协议的前提下供他人免费开发/使用的软件。
但是作为开源软件的发行商仍需要有利润才能维持和发展的,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是支持的。
目前很多此类软件公司都是为先做产品后规划,只要有用户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没有对产品进行合理的规划,真正有机会降临的时候大多被错过。
而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前景及收入的不稳定造成软件开发速度慢,服务不到位的现象,最终降低开发者积极性。
大多都要兼做一个赚钱的项目和一个现在不赚钱但是可以慢慢养的项目。
但是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只能先做能让自己赚钱养家的赚钱项目。